查看: 76|回复: 2

交通肇事逃逸保险赔不赔?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1-27 19: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可以看出,交通事故属于过失导致。



车辆增多,交通事故增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即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随着我国车辆保有量的增多,交通事故的绝对量也水涨船高。
交事故绝对量增多,肇事逃逸也屡见不鲜
那交通事故逃逸后,很多问题就会出来:
逃逸后事故责任如何划定?
逃逸后车辆保险是否赔付
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定性
交通事故逃逸有哪些行政和刑事惩罚

肇事逃逸的责任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很明确,逃逸者承担全责。一般动了逃逸念头的:
要么酒驾醉驾认为可以找人顶替,
要么事故发生在夜黑风高的地点认为可以逃脱。
如果是故意造成交通事故,那就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畴。



肇事逃逸的责任划分——逃逸者全责

我国采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人都逃跑了,还哪里有能力去获取证据?实务中除非后台硬朗,一般都是全责。
而且很多人故作聪明,比如开车行驶在封闭路段上,撞到人(死亡)后逃逸,为了躲避后续盘查,把行车记录仪的视屏全部删除。后被排查到,直接以毁灭证据定个全责!本是无责,规规矩矩报案金基本没有什么责任,结果搞出来的不仅仅民事、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都出来了!
逃逸后保险公司是否赔付?

先说结论:
交强险保险公司正常赔付;
对于商业险,一般是全部拒赔,极个别有限拒赔。总之逃逸是极不划算的。
肇事逃逸商业险不赔付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中第八、第二十四、第四十条条等都明确了。
在上述保险责任范围内,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
(二)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事故发生后,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被保险机动车或者遗弃被保险机动车离开事故现场;
2、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
3、无驾驶证,驾驶证被依法扣留、暂扣、吊销、注销期间;
4、驾驶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机动车;
5、实习期内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者执行任务的警车、载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或牵引挂车的机动车;
6、驾驶出租机动车或营业性机动车无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许可证书或其他必备证书;
7、学习驾驶时无合法教练员随车指导;
8、非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可以知道,明确逃逸,触发了商业险的责任免除条款,商业险拒赔



肇事逃逸——商业险拒赔

不过有的保险公司把离开事故现场作为拒赔依据。很多类似案例,比如事故后,机动车主因伤者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且当时未能及时报案。只要有证据(路人证言、行车记录仪等)表明事故真实,非除外责任。
在此也强烈建议下,遇到事故除了第一时间打120的同时,记得及时报案,否则后续理赔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解释。
肇事逃逸交强险可以赔付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九条中,明确四种拒赔,但有义务先赔后追的情形,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的;
(二)驾驶人醉酒的;
(三)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四)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其第十条中的免责情形:
(一)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损失;
(二)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
(三)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停业、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讯或者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受害人财产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贬值、修理后因价值降低造成的损失等其他各种间接损失;
(四)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可以看到均无交通肇事逃逸不赔付的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
即肇事逃逸交强险可以赔付。



肇事逃逸--交强险可以赔付

并且《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三条 机动车肇事逃逸时的赔偿与救助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可以明确,交通肇事逃逸,不管是否触及交通肇事罪等,均可交强险限额内赔付。
肇事逃逸的定性

肇事逃逸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界定:
主观上,为了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客观上,有无擅自逃离事故现场。此处事故现场不仅仅是事故发生的现场。
比如将伤者送到医院后玩失踪,也会被定性为逃逸。
实践中,一般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
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
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
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
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
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对于非逃逸的界定,大家也可以参考如下: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
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
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
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
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
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肇事逃逸的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损害良好的社会风俗,肯定是要被严惩的。
根据我国处罚形式,简单的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民事处罚是根据具体情况赔付的问题,比如什么伤情大概什么伤残等级、应该赔多少钱等等,保险公司不承担就是肇事者承担,在此不多讨论)。
肇事逃逸的行政处罚
先说下行政处罚,罚款是小事,200~2000元的罚款。但驾照会被吊销,且终身不得考取!
对于目前社会来说,车子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不能开车似乎剥夺了很多的权力,确属很痛苦。



交通肇事逃逸——终身禁驾

详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
根据事故造成的后果情况,一般没有什么重大人伤事故,或者财产损失较小,一般不触及刑事责任。
但对于一些重大事故,千万不要逃逸!



肇事逃逸跑不掉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参照过失致人死亡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对于交通肇事罪的量刑给了宽泛的定量,
具体裁量要看具体的情况,比如事故地,事故的恶劣程度等等。



肇事后自首从宽

再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基本对于交通肇事罪的量刑还是相对比较轻的。



交通肇事罪逃逸最重可按故意杀人/伤害罪论处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
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
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
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刑法》条款也找到了,供参考,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据上可知:
1,被定性为交通肇事罪,一般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若逃逸,最低也是3年的有期徒刑,一般不会超过7年
3,若逃逸致人死亡,至少7年的有期徒刑了!
4,若为了躲避责任,藏匿、碾压、遗弃等致死或残,按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处,基本是10年以上甚至死刑



交通肇事动歪脑筋可判死刑

之前写过一篇《撞残人不如撞死人?》,仅仅是从经济(民事)角度。
若多方考虑,发生交通事故救人为第一要务
在此也说明一个道理,反是不要仅从经济绝对看,否则悔之晚矣!
就比如醉驾和逃逸,就保险这一块来说,像是一个bug的存在: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两害取其轻,一般会选择逃逸,因为醉驾是整案拒赔,而逃逸呢?仅仅是商业险拒赔。感觉像是在用隐晦的方式倡导逃逸。
但是若从行政甚至刑事处罚来看,性质就不一样了,醉驾也就5年不能考证,但是逃逸是终生不得考证。
很明显,肇事逃逸要比醉驾量刑重


总结一下
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交强险可以赔付,
但商业险拒赔。
涉及到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
属过失犯罪,在量刑上相对较轻;
若肇事逃逸,一切从严,不“划算”。


安利一下,更多内容见公众号“蘅芜苑薛茗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1-27 19: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撞人后,送到医院走了,这算不算逃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1-27 19: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不算,除非恶意的玩失踪,交警都找不到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