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6
新手上路
在防范恶意诉讼方面,2021年6月,最高法发布了《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被告以原告滥用权利为由请求赔偿合理开支问题的批复》,对于恶意提起诉讼的原告,被告依法请求原告赔偿其因该诉讼支付的合理的律师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对于提起恶意诉讼的当事人,人民法院还可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之,织密制度的笼子,让恶意诉讼的当事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2022年4月21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2021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的若干规定》以及2021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最高法民三庭副庭长李剑答记者问时提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于提起恶意诉讼的当事人,人民法院还可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国法院对大量收购版权进而“维权”的行为(笔者注:成都斑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加大对实体权利基础的审查,准确把握重复诉讼认定标准,防止借维权之名、行牟利之实的行为发生。法院系统还与行政部门健全联动处置机制,推动行政机关采用约谈、设置警示名单等方式对滥诉、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行为人进行管理,及时移送犯罪线索,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0
1
3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