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刑事合规
企业刑事合规究竟是什么?首先,刑事合规是合规的一个子概念,据《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第3条,合规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国际条约、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相关规章制度等要求。
因此刑事合规,应是指为了避免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或者员工履职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则而给企业带来刑事责任,国家通过刑事政策的正向激励和责任归咎,推动企业识别、评估和预防公司的刑事风险,制定并实施遵守刑事法律的计划和措施。从司法实务角度出发,刑事合规是指涉嫌单位犯罪的企业或实际控制人、经营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等涉嫌实施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犯罪,在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或者第三方组织的监督下,通过制定和实施合规整改计划,强化企业自治,建立健全预防违法犯罪的合规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的刑事合规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日常性合规管理,即预防性合规管理,是以预防刑事合规风险的发生为主要出发点,企业在尚未违法、违规或者犯罪的情况下,对企业进行常态化风险评估,并根据合规风险评估结果,为防范企业潜在的合规风险,而开展的合规管理。另一类是涉刑事件发生后,企业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执法压力下,或在国际组织采取制裁措施的情况下,针对自身在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错误纠正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推行的合规不起诉试点探索即第二类刑事合规模式。

二、刑事合规风险的行为表现和法律规定
刑事合规风险需从个人犯罪和企业犯罪两个角度进行考量。其中个人犯罪的情况当然受到我国整个刑法体系的全面约束,无论个人触犯任何刑法,作为企业的一员,均会对企业造成经济、运营管理和声誉上的各种损害,但也正因个人触犯刑法的情况实在不胜枚举,从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角度,很难有针对性地防范此等情况的出现,而只能普遍性地提高全体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的法律素养。因此,真正为企业所应重视的风险防控,依然是以防范企业单位犯罪为主,这就不得不追溯到我国刑法中对于单位犯罪的规定。
关于单位犯罪的一般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常见的单位犯罪有受贿罪、行贿罪,金融犯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危害税收征管罪、走私案件中的单位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环境污染犯罪等。通过对上述新罪名的整理,我们可以得出单位犯罪的两大要件,即犯罪行为体现了单位的意志,以及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其中单位意志的体现有三种形式:(1)经单位集体研究或经单位决策机构按照决策程序决定实施的;(2)经单位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分管的负责人决定、同意实施的;(3)单位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分管的负责人在得知单位成员个人实施犯罪活动后,予以追认、纵容或者默许的。
企业应当对标以上诸多刑事罪名,把握单位意志和违法所得归属单位两点,进行自查。许多企业并未建立完善有序的现代化公司治理模式,高层管理人员“一言堂”,冒险行为谋求高利益,对小的违法情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外说一套、对内做一套,等等。这些并不是具体直接的违法情节和犯罪原因,但却是绝大多数犯罪行为的诱因。所以,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只拿着法条说话是无法根除弊病的,体系化地开展企业的刑事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是必要的。

三、量刑及风险
企业的刑事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应当建立体系,从企业管理者、企业内部员工、国家机关三个维度,全面进行风险管控。
(一)针对企业管理者的刑事合规风险管理
根据前述有关单位犯罪的要件分析,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决策、部署等行为往往被认定为体现单位意志的行为。因此,防控企业涉刑风险首先就是严格把关企业管理者参与、表态的经营管理活动。对此,建议措施有以下几点:(1)企业管理者应当首先树立合规经营、杜绝一切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识和经营目标,自觉将在合规管理的框架下设定经营目标和采取经营行为;(2)企业管理者应定期接受刑事合规培训,理解相关刑事法律规定,关注行业内企业涉刑的资讯及案例;(3)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经营管理活动期间,应严格对标自查,必要时须征询合规团队的意见和建议。
(二)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刑事合规风险管理
在企业涉刑案件中,相关企业员工往往是具体涉刑行为的直接实施人,即直接责任人员。因此,从企业内部员工入手建立刑事法律风险的“阻断”机制也大有所益。对此,建议措施有:
(1)企业内部部门及员工应当在管理者作出合规承诺的基础上,对各自参与的经营管理活动作出书面的合规承诺或签署合规承诺书;(2)企业内部员工也应定期接受与所在岗位相关的刑事合规培训并接受相关考核;(3)建立履职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部门及员工的履职行为进行监督,具体可采所在部门监督和合规团队监督的双重监督制度;(4)对发现的企业内部员工的不当履职行为应及时评估,给出改正建议和进行相应处置,必要时开展全员警示教育工作。
(三)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应采取的刑事合规风险管理
(1)指导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对涉案企业进行第三方监督和刑事合规风险评估,指导和帮助涉案企业更正经营行为;(2)继续推进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完善企业刑事合规的检察监督制度。
企业的刑事合规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企业内部部门和员工犯罪以及企业整体作为单位犯罪的双视角出发,企业可以对标我国刑法当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查,防范刑事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应该从日常经营行为入手,树立起刑事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内部员工的严格管理,建立起风险防控机制。外部则应当由检察机关牵头推进企业刑事合规的司法制度建设,多方合作,打造企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