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网呼和浩特7月11日电(通讯员 赵敏 毛慧鑫)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的依托,是捍卫人民权利和利益的有力武器。了解法律才能敬畏法律,才能严格遵守法律,捍卫法律的尊严。为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法治明建设,防止出现上当受骗的现象,曲阜师范大学“止于至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赵敏于2022年7月11日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艾博银河港湾社区,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宣传等活动,使社区居民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信息传播速度飞快,个人隐私不经意间就会被泄露。社区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如何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加上在普法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因而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为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实践队员于7月11日在社区门口进行普法宣传,发放有关国家反诈防骗法律法规的宣传材料。材料中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的法条,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反诈防骗的措施等信息。
为了有效预防居民上当受骗,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实践队员向社区居民宣传权益保护的知识,讲解反诈防骗的有效措施。实践队员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广大人民群众要注重个人的信息安全,从源头上杜绝隐私外泄。其次,绝不出租出售电话卡和银行卡。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同时,加强账户安全管理,为银行账户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实践队员还为居民讲述了几种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辨识网络诈骗,增强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的信息和财产。
在宣传的最后,实践队员向大家提醒道:当遭遇了网络诈骗,大家需要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首先,大家要确定自己的损失,之后必须尽快报警,切不可再联系网络诈骗者,防止二次受骗。通过宣传,居民纷纷表示知道了如何保护自身信息安全,了解到如何正确地维护合法权益,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把这份知识传递给他人。图为社区居民热烈讨论有关反诈防骗内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敏 供图队员宣传完反诈防骗的知识后,组织居民参与答题活动游戏,答对题目者可以获得一个小礼物。居民热情不断高涨,参与度越来越高,并且大家互相分享和传播法律知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居民参加游戏活动过程中,对一个问题产生了争议。有的人认为小张支付完毕后收到“淘宝客服”发送未支付完成,重新操作的短信,可以和短信上提供的“淘宝客服”电话联系,询问详情。有的人则认为不可以。实践队员为大家解决疑惑:短信上提供的“淘宝客服”是诈骗电话,应联系卖家或淘宝客服进行核实,而不能与短信上提供的“淘宝客服”联系。居民纷纷提出疑惑的问题,大家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帮忙解决问题,这不仅使他们对法律知识有了进一步地了解,更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习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
这次普法活动的最后,实践队员组织居民在社区门口的“法治愿望墙”上书写自己对法治社会的期望,号召大家加入到法治建设当中去,自觉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居民感慨到现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同时期盼着未来美好的法治社会。“法治愿望墙”的活动在居民的积极参与下圆满结束。人人懂法守法,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到日常行为之中,才能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都对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有效法制保障。在新时代下,普及法律知识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普法教育工作,开展社会法治建设活动,真正地把学法和用法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员向当地居民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学习到了许多,将结合这次宝贵的经验,投身于法治社会的建设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