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回复: 3

老人将唯一房产赠与外孙,其他子女拒绝赡养被起诉,如何从 ...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6 10: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耄耋老人刘老太太将自己唯一的房产赠与了外孙,其他子女拒绝赡养被诉至法庭。12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赡养纠纷案作出维持一审的终审判决,认为刘老太太将房屋赠与给外孙的行为,系自主处分财产的行为,即便该处分行为损害了有关权利人的权利,但并不影响其依法主张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权利行使,对其诉请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主张法院予以支持。
刘老太太今年91岁,与丈夫老张育有五个子女。2001年,刘老太太夫妇与子女签订赡养协议一份,约定五个子女每个月给付100元生活费,直至夫妻二人去世为止;夫妻二人的财产仍归自身所有,主要包括人民路房屋一套,在二人去世后,有遗嘱按照遗嘱执行,没有遗嘱则五个子女平均继承。
2006年,刘老太太丈夫去世,刘老太太自己一人独自生活在该房屋内。
2010年,刘老太太与子女再次签订赡养协议,约定刘老太太夫妻俩共有的房屋归刘老太太所有,五个子女均放弃继承,刘老太太有权处置该房屋,但是得房者要负责刘老太太今后的一切赡养费用,其他子女的赡养义务一并免除。后刘老太太与三女儿张兰签订协议书一份,约定将其居住的房屋产权转让给张兰儿子张宇,刘老太太的赡养义务由张兰负责。此后,刘老太太继续居住在该房屋。
2022年,刘老太太将子女诉至海安市人民法院,要求五个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庭审中,大儿子张强辩称,依据赡养协议,刘老太太将房屋赠与给了张宇,故应当由张兰履行义务,其他子女不再具有赡养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1-6 1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在法律上,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是无条件的,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也是无条件的。本案中,刘老太将房屋赠与孙子的行为是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合法行为,子女不能因此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此外,刘老太与子女的赡养协议中约定免除其他子女赡养义务的条款,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其他子女不能以此赡养协议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所以,在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刘老太有权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给付赡养费。
我专注于婚姻家事,如果你有任何的法律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追问我或私信我。
【相关法条】
《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1-6 1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可以要求用老人的个人财产进行赡养的。如果是欠外帐,都构成恶意了。关注石家庄齐凤律师,获取更多法律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6 1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律角度看,法院判决是对的,没有问题。
从原告角度看,要求赡养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达到了全部诉讼目的。
从被告角度看,依法履行赡养义务,被判决败诉,心里会有不服。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是“尊老爱幼”,尊敬、孝敬老人是“美德”,也是“法定义务”。并且这是单向的义务。不要求被赡养人对赡养义务人履行任何额外义务。从整体社会进步需求与人类的美好追求分析,这都是正确的,也是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
不服,无非来自于“不对等”,“没回报”。
《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因为用惯了“等价有偿”的民事商事规则,碰到不对等的单方义务,难免觉得心里过不去这道坎,”不公平“想法就这样产生了。
怎么开窍呢?
这么说吧:子女在出生后父母的抚养是无条件的,父母需要赡养时子女赡养义务也是无条件的。他们在先无条件帮了子女成长,子女此后就需要无条件履行赡养义务。
整体看,也算是公平,他帮你,你帮他。也没什么看不开的。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家家的经都不一样,但都难念。
如果,老年人在赠与外孙房产时,能心怀一念,房产作为遗产留作对自己赡养义务多的或者其他赡养义务人,留点念想,可能这都不是什么事儿。哪有这么多烦恼呀。
毕竟,人心都是逐利的。
逐利也不是什么贬义词,用好它会刺激人的主观能动性,变得积极,也变得”公平“。
有一个蛋糕在,整个围坐桌子上的人就都有吃蛋糕的欲望,每个人也愿意”锦上添花”拿个碗、筷子什么的。蛋糕突然给了一个人让带回家去分享,没有分得蛋糕的人,什么心情呀?可能会踢翻桌子大打出手。因为,他们觉得“不公平”。
回头说法律,就是规则,专治不服。总看着蛋糕,永远不会服气。想想昨天对咱们的好,也就看开了。当然,蛋糕还在桌子上,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的烦恼。
理性上,我没有否定“分蛋糕”赠房子的行为,那是权利人的权力。谁也不能干涉。
但是,感性上,蛋糕分早了会出事端。盯着蛋糕一心想吃的也就是个“馋”,这是人之常情,说不上高尚但也不可耻。
生活上,其实理性,没有那没多。感性驾驭生活,才让世界变得多样、可爱。
疫情都快结束了吧,好好生活;让“赡养是应该的”思想传承下去,咱们就都迈过这个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