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回复: 0

超详细!企业应对仲裁指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7: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接到小伙伴咨询,公司收到劳动仲裁委员会寄来的某员工的劳动仲裁相关资料,应该怎么办?
企业收到仲裁员电话时说明此时仲裁已经受理了,企业可以视情况选择是否接受调解,若不愿意调解,那么当企业收到劳动仲裁材料时,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应对了。
HR作为负责人此时将肩负重任,但又不知从何入手,该如何准备呢?荟航君给小伙伴们带来了详细的教程~
一、检查材料
企业收到的材料主要有:
应诉通知书,开庭通知,申请书,申请人证据材料。
对于这些材料应当进行逐项检查,检查整理有效信息。
(一)应诉通知书:
应诉通知书是仲裁员贴心的指引,应当认真阅读。主要是提醒企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相应的时间节点,主要内容为:
1、告知提交身份证明材料及时间节点
2、告知提交答辩书的时间节点
3、告知举证事项:提交证据材料一式两份,不提交视为放弃举证权利,逾期提交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一质证的除外(不按时举证后果十分不利!来不及可以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4、告知缺席后果:未到庭视为放弃举证与质证,将缺席裁决(同样十分不利!)
5、告知仲裁庭情况:告知仲裁员、联系电话、地址等
6、应诉通知书附件:
①仲裁审理规则:应当仔细阅读
②授权委托书:提供模板
③单位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提供模板
(二)开庭通知
1、开庭时间
2、开庭地点(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XXX庭)
3、仲裁员(庭)情况
仲裁庭通常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三)劳动仲裁申请书
申请书记载着申请人仲裁请求和理由,需仔细阅读:
1、诉讼请求:逐条审查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2、事实理由:看申请人陈述事实的角度。
3、调解选项:看申请人是否选择接受调解。
(四)申请人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主要包括证据目录和每一项证据材料,有时申请人没有证据目录,只有证据材料。
1.证据目录:证据名称、页码、证明对象。
2、证据材料:联系证据目录中的证明对象,思考每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
在庭审中将就每一项证据的进行质证,因此需要对证据的三个性质进行提出质证意见:
真实性:证据是否真实,有无篡改、伪造的可能。
关联性:这项证据能否证明代证事实,有无逻辑联系。
合法性:证据来源是否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否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是否严重违背公序良俗,如果达到,则应予排除合法性。

二、时间节点
通过以上材料HR基本整理出以下重要的时间节点:
时间节点
1、身份证明材料的提交截止时间。
2、举证期限:各地对仲裁举证期限的规定不尽相同。常见表述如:于收到应诉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应当在第一次开庭三日前完成举证等。
3、答辩期限: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答辩书提交比较灵活)
5、开庭时间。
以上时间节点并非绝对固定,如果企业收到材料太晚,那么可以尝试申请延期开庭,申请延期举证。
三、准备材料
根据以上收到的材料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准备3类材料:
1、身份证明材料 2、证据材料 3、答辩书
(一)身份证明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
2、单位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3、单位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4、授权委托书: 可以委托员工或律师,委托书上应写明具体委托事项
5、委托代理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委托员工:员工身份证、劳动合同或社保缴纳证明,委托律师:律师证复印件)
以上材料均需要企业加盖公章,准备一份即可。
(二)证据材料
1、证据材料:针对申请人仲裁请求,收集企业的证据材料。
2、证据目录:将证据材料排序后,编页码,填写每项证据材料对应的页码及证明对象。
3、证据数量:通常准备一式两份,原件企业留存开庭携带。
(三)答辩书
1.答辩书提交的时间比较灵活,如果来不及提交可以暂时不提交,庭后再提交或者选择不提交。
2.答辩书中对申请人仲裁请求逐项答复,陈述意见,事实、理由,注意避免对部分不利事实自认。

四、应诉策略
(一)管辖异议抗辩
劳动仲裁的管辖规则主要有2类:
1、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部分事项应当由市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会受理,如涉外,涉港澳台人员,事业单位人事及劳动争议,本市范围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争议等。
大部分劳动争议都是在区级劳动仲裁地进行处理的,特殊事项由市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
(二)仲裁时效抗辩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已过仲裁时效,仲裁委员会仍然会受理,但是企业可以过仲裁时效进行抗辩。
仲裁时效有中断和中止2种特殊情况:
1、仲裁时效中断:
①曾经向企业主张过权利
②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③企业同意履行义务
例如,小明离职了11个月后,又向企业要赔偿金,那么小明能证明离职11个月时向企业主张过权利,那么此时仲裁时效就应当在此时重新计算一年。
2、仲裁时效中止:
①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②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例如:小明离职11个月了,因疫情封控期间客观无法出行,此时应当视为不可抗力导致仲裁时效中止,等小明解封之后继续计算剩余的1个月的时效。
如果经过计算发现申请人请求时已过仲裁时效对企业是十分有利的,实务中对双倍工资的请求用仲裁时效抗辩是十分常见的。
(三)接受调解
劳动仲裁坚持调解优先,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争议。通过调解能节省时间成本,双方各退一步,往往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1、当事人同意先行调解的,应当暂缓受理;若当事人一方不同意调解,应当依法受理。
2、双方同意调解十日内起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开庭审理。
3、仲裁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4、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不签收调解书,则调解书不生效,将仍然开庭审理作出裁决)
(四)收集证据应诉
若企业不同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达成调解后又反悔的,就要进入正式的开庭审理环节。企业需要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主要包括两方面:
1、对自己提出的申诉请求依据的事实
2、驳斥对方申诉请求依据的事实
而在劳动仲裁中,企业和员工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故要求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如果企业有独立的仲裁请求也可以提出反申请,在答辩期间提出,仲裁员可以决定是否受理,是否合并处理,答辩期期满后提出反申请的,只能另行申请仲裁。

五、仲裁时间
(一)审限
仲裁庭会在受理仲裁申请后45个工作日内作出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仲裁庭可申请延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逾期未作出裁决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起诉期(撤销期)
仲裁裁决根据裁决的种类和标的金额,分为终局仲裁和非终局仲裁。非终局裁决双方均可以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终局裁决劳动者可以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企业只能在30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诉。如果错过起诉期或申请撤销的期限,那么仲裁裁决将依法生效。所以仲裁裁决作出若不服应当尽早作出反应。
劳动仲裁流程图



以上就是本期荟航君为HR小伙伴们准备的劳动仲裁操作指引,应对劳动仲裁耗时耗力,是个不小的挑战,希望给HR小伙伴带来帮助,有疑问欢迎来找护航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