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0年3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涉案违法犯罪依法不捕、不诉、不判处实刑的企业合规监管试点工作,刑事合规成为新时代检察机关积极拓展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探索。
作为一个舶来品,刑事合规尚未完成本土化的进程,我国目前没有法律能够给出明确的定义。我们所指的企业刑事合规,是从满足企业需求的角度对刑事合规进行阐释,侧重于为企业构建一套可以融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并长期适用的,以刑事法律法规和刑事政策等为企业员工主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帮助企业降低和规避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自我监管体系。本文将现有研究成果梳理汇总,分享给各企业及从业者,欢迎交流!
01
企业刑事合规不仅能够有效地防范、识别和应对刑事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甚至还能发挥“免罪金牌”的作用,在企业个别员工因其不合规的行为而触犯刑法时,帮助企业切割与涉案员工之间的刑事责任,使企业得以全身而退。刑事合规制度的根本价值是为企业增值、赋能,使企业具备抵御刑事风险的能力。
点击阅读:《企业刑事合规概述》
02
我们认为,比起了解刑事合规,大部分企业更紧迫的需求是如何采取合法有效的应对刑事调查的方法,这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最严重的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如何配合刑事执法部门的调查、应对社会舆论危机,实际上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事情,很多企业往往因为无法应对而失去了最后的自救机会。本文将从应对失败的案例引入,谈谈企业如何应对刑事调查危机才能将经济和声誉的损失降到最低,平稳地度过危机,保护企业的利益。
点击阅读:《企业刑事合规前传——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刑事调查危机?》
03
然而,再好的应对危机方案只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得已之举,不足以真正满足企业的识别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危机的需求。即使企业成功躲过一次危机,不改变自身的经营方式和态度,只会重蹈覆辙。要想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缺乏一个能够诊断和预判内部风险的机制。为了能够更好地让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的经营情况寻药问医,我们将会以企业的经营阶段为节点,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
事前的企业刑事合规是三个阶段中最前沿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只有事先为企业打下一个稳健的根基,企业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来满足其茁壮生长和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帮助一个企业做好事前的刑事合规,关键在于如何从刑法上甄别这个企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和主营产品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如何从根本上去切割企业的刑事风险责任。
点击阅读:《事前的企业合规——为企业发展奠定稳健的根基》
04
事中的刑事合规相是对前期所未能预见到的以及企业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后所可能出现的经营和管理上的问题和刑事风险进行自查自纠,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起着维稳和完善的作用,是事前阶段的延伸。如何做好事中的刑事合规,重点在于将刑事合规融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并配合企业的发展一起升级成长,关注和跟踪刑事法律法规的动向,将员工的管理培训机制落到实处,以及对合作方、第三方做详尽的尽职调查。
点击阅读:《事中的企业合规——动态博弈》
05
事后的刑事合规,是在秉持着损失最小化的理念的基础上,在企业被卷入涉嫌违法犯罪的危机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企业去积极应对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如指导企业如何配合执法部门的调查、如何成功切割企业与员工之间刑事责任,并在事后为企业诊断法律风险、改造商业模式、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点击阅读:《事后的企业合规——最后一道防线》
06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合规至关重要,不合规不仅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甚至会导致公司上市公司退市,因为证监会新修改的《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中新增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应予退市的规定。如果出现社会公众安全类重大违法行为,表明企业生产经营价值取向与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发生严重背离。下文以长生生物案为例,重点分析不合规的法律风险及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影响。
点击阅读:
《以长生生物案为例,看产品质量违规带来的法律风险(上)》
《以长生生物案为例,看产品质量违规带来的法律风险(下)》
现代经济社会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原有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企业长期积累的各种问题,正逐步暴露出来。我们谈刑事合规制度,其根本价值正是为企业增值、赋能,使企业具备抵御刑事风险的能力。
本文为星瀚原创,如需转载请先联系。
合作联络:bd@ricc.com.cn |
|